淺談【新國標】《零碳建筑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
2023年07月28日
為實現國家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營造健康舒適的建筑室內環境,發展可再生能源和零碳能源建筑應用,引導建筑和以建筑為主要碳排放的區域逐步實現低碳、近零碳、零碳排放,7月2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國家標準《零碳建筑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本標準適用于新建與既有改造的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與區域的設計、建造、運行和判定。
《技術標準》中除規范了新建與既有改造的低碳、近零碳、零碳建筑與區域的設計、建造、運行和判定外,還對建筑供配電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規定了建筑供配電系統應具備實時監測、分析、智能調度等管理功能;建筑供配電系統應具備按核算單元和用能形式進行分類分項計量功能。
關于零碳建筑供配電
-
分項計量:建筑供配電系統需要配備相應的分項計量設備,用于對不同核算單元和用能形式進行獨立計量,在不同的核算單元或設備之間進行精確的能耗測量。 -
數據采集系統:建筑供配電系統需要具備數據采集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和記錄各個核算單元和用能形式的能耗數據。這些數據可以通過傳感器、電能計量設備等方式采集,然后通過通信網絡傳輸到中央控制系統進行處理和儲存。 -
數據處理和分析功能:建筑供配電系統應具備數據處理和分析功能,能夠對采集到的能耗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生成各個核算單元和用能形式的能耗報表、趨勢分析等,幫助管理人員進行能源管理決策和節能措施的制定。 -
遠程監控和控制:建筑供配電系統應具備遠程監控和控制功能,能夠通過網絡實現對各個核算單元和用能形式的遠程監測和控制。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能耗異常問題,減少能源浪費和能耗成本。
總之,建筑供配電系統的按核算單元和用能形式進行分類分項計量功能可以提供詳細的能耗信息和能源管理指引,幫助建筑實現更高效、可持續的能源利用。
京硅零碳建筑解決方案
京硅數字斷路器“安全智能保障”手段,對末端用電回路設備實時在線監測電流、電壓、功率、電量等運行電參數,有效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通過搭配京硅自行主開發的智慧網關,可在云平臺上實現對用電回路的遠程分合閘控制、實時監測分析,AI芯片通過大數據對比及自主學習,可對線路中負載電器的數量、品類進行統計,用電盡在掌握。
產品特點:
功能 |
描述 |
漏電可調、快速分斷 |
漏電保護電流可調,觸電時跳閘更快電流越小、跳得越快,對人體傷害越小 |
實時監控、精準控制 |
實時監控線路老化、漏電流監測三相不平衡 、缺相等,負荷管理、電流限定、漏電流限定、溫度限定、過欠壓限定,減少非正常用電對人的傷害 |
主動報警、關斷 |
實時監測線路打火(接觸不良 、絕緣層破損等)情況和觸點區溫度情況并報警或者斷電,防止電氣火災發生 |
分項計量、智能識別 |
功率器件實時測量電壓、電流、功率、開關溫度等參數,AI芯片通過大數據對比及自主學習,可對線路中負載電器的數量、品類進行統計,用電盡在掌握 |
數據挖掘,用電分析 |
將一段時間內各類用電設備及各種用電參數匯總,系統分析生成各種曲線、圖表,并提供優化建議 |
遠程操控、手自一體 |
可APP/PC遠程控制也保留現場手動分合閘手柄,優先級可根據需要靈活設置 |
故障快速準確定位 |
根據回路電流、報警等情況,可迅速準確地確定故障位置,遠程或現場快速修復 |
方案優勢:
實時監控:設備7*24小時實時在線監測各回路的用電運行情況,實時采集回路的電流、電壓、功率、電量等運行電參數。
能耗統計分析:可查看各用電回路能耗數據,分別可以進行年月日的數量查詢,同時可以對比同時期下的能耗變化,進而分析是電量分布情況。
分組控制:可將同一類型或同一區域的設備添加到相同的分組中,便于統一管理,統一控制,可以一鍵關斷或打開分組內所有回路。
隱患報警:通過對回路電參數的實時監測,發生線路故障時,第一時間報警并給出故障位置和類型,便于維護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判斷并完成維修。
在“ACT 2023(首屆)國際零碳城市大會暨零碳建筑博覽會”上,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建筑環境與能源研究院院長徐偉在會上介紹了《零碳建筑技術標準》的編制情況,同時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建筑減碳,除要提高建筑能源的自供能比率,使用光伏等新技術實現能源的自產自銷外,更要進一步提升建筑的電氣化率,而京硅作為數字化配電的排頭兵,致力于與廣大友商及客戶一道助力雙碳目標下的建筑減排探索與成效以及節能技術的實踐落地。